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会议展览

【ASMS 2017】汇总与质谱技术相关的十三个诺贝尔奖!解读质谱发展史上的璨烂之星!快速涨姿势!

时间:2017-12-21 16:58:38来源:网络

ASMS 2017 年会现场,质谱浓厚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无可置疑,那些获得与质谱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无疑是重彩的一笔。100多年的质谱史,已有十三个诺贝尔奖授予了与质谱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有关应用方面的研究。下面就由小编逐个细说,以示敬意:


一、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jpg


获奖贡献: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他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发现了电子;又在实验中,创造了把质量不同的原子分离开来的方法,为后人发现同位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汤姆逊在担任卡文迪许实验物理教授及实验室主任的34年间,着手更新实验室,引进新的教授法,创立了一个极为成功的研究学派。


二、威廉·卡尔·维尔纳·奥托·弗里茨·弗兰茨·维恩


19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1).jpg

获奖贡献:1893年,维恩提出波长随温度改变的定律,后来被称为维恩位移定律。1894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辐射的温度和熵的论文,将温度和熵的概念扩展到了真空中的辐射,在这篇论文中,他定义了一种能够完全吸收所有辐射的理想物体,并称之为黑体。

1896年他又发表了维恩公式,即维恩辐射定律,给出了这种确定黑体辐射的关系式,提供了描述和测量高温的新方法。虽然后来被证明维恩公式仅适用于短波,但维恩的研究使得普朗克能够用量子物理学方法解决热平衡中的辐射问题。


三、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

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jpg


获奖贡献:1903年,阿斯顿在伯明翰大学研究放电管中的克鲁克斯暗区,很快便发现了“阿斯顿暗区现象”。阿斯顿加盟卡文迪许实验室时,汤姆孙已经在阴极射线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转而研究欧根·戈尔德施泰因发现的阳极射线。汤姆孙和阿斯顿使用威廉·维恩发明的方法,通过磁场使阳极射线的粒子发生偏转,并通过电场使具有不同电荷和质量的离子分隔开。这些实验的成果便是首个扇形磁场质谱计的诞生:使离子沿抛物线飞行,将其轨迹记录到底片上,从而测定其精确质量。


四、哈罗德·尤里

193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2).jpg


获奖贡献:1931年年底,尤里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把四升液态氢在三相点14°K下缓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立方毫米液氢,然后用光谱分析。结果在氢原子光谱的谱线中,得到一些新谱线,它们的位置正好与预期的质量为2的氢谱线一致,从而发现了重氢。根据尤里的建议,重氢被命名为DEUTERUM(中文译为氘),符号D,在希腊语中是“第二”的意思。后来英、美的科学家们又发现了质量为3的tritium,中文译为氚,符号T,是具有放射性的另一重要氢同位素。


五、乔治·佩杰特·汤姆生

193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3).jpg


获奖贡献:20世纪20年代中期物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波动力学已经由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和海森伯从不同的途径创立的矩阵力学,共同形成微观体系的基本理论。这一巨大变革的实验基础自然成了人们关切的课题,这就激励了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证实离子的波动性。然而,直到1927年,才由美国的戴维森和英国的G.P.汤姆孙分别作出电子衍射实验。虽然这时量子力学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电子衍射实验成功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六、默尔特

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1).jpg


获奖贡献:发明离子阱技术,1956年德默尔特首次描写了离子阱对高分辨率质谱的优点。此后他开始研究怎样建造离子阱。1959年他成功地将电子在一个多腔磁控管中限制了10秒钟,后来的彭宁阱就是按照这个原理运行的。1973年德默尔特与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等合作持久保存一个单独电子并建造了一个电子振荡器。在此后的数年终他不断改善这个技术,1987年他以此非常精确地测量了电子和正电子的电子自旋g因子。


七、沃尔夫冈·保罗

1989年诺贝尔物理奖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4).jpg


获奖贡献:发明离子阱技术,在实验中成功地获得了一条分辨率极高的离子跃迁谱线,其 Q值高达 10‘’,比以前最好的结果提高了一个量级.这项成果是利用保罗阶(Paul traP)离于囚禁和激光冷却技术获得的,1947年成功建成一台6mev的电子螺旋加速器。


八、小罗伯特·卡尔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jpg


获奖贡献:发现碳60,1985年9月与美国人斯莫利(R.E.Smalley)、英国人克鲁托(H.W.Kroto)一起,在氦气中气化石墨,产生碳原子束。从气化中他们获得了一些与含40-100个以上偶数碳原子相应的未知形式碳的谱线。从而他们发现了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他们命名为“富勒烯”。这种独特结构的发现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化学分支。为此,他与克罗托、斯莫利三人共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九、哈罗德·克罗托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2).jpg


获奖贡献:发现碳60,同小罗伯特·卡尔。


十、里查德·斯莫里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3).jpg



十一、李远哲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1).jpg


获奖贡献: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化学反应的类型。


十二、约翰·本内特·费恩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4).jpg

获奖贡献:因在发展核磁共振技术方面的研究而受到表彰,以分析解决方案中类似的分子。费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对电喷雾电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使得对大分子的分析变得可行。


十三、田中耕一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5).jpg


获奖贡献:发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开发出鉴定生物巨量分子质量分析的脱付游离法,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相关内容

热门产品

搜仪网(so17.cc)

电话:13439104997

邮箱:kf@so17.c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瑞兴路19号